文章来自【中国金城传媒】:
为进一步助推灵宝苹果产业发展,今年8月,市文联组织实施“讲好灵宝苹果故事”主题采风创作展赛活动,市作家协会、诗词楹联协会积极热情参与采风创作,带动全市文艺家踊跃投稿,这些稿件紧紧围绕“灵宝百年苹果发展”主题,聚焦全市百年苹果发展历程中涌现出的典型人物和生动故事,大力弘扬了灵宝人民发展苹果产业勤劳坚韧、实干创业的艰苦奋斗精神。
此次主题采风创作展赛,市文联专门聘请报告文学专家评委,评选出特别奖2篇、一等奖3篇、二等奖5篇、三等奖10篇,优秀奖32篇。这些获奖作品讲述的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将与灵宝果树一起,扎根弘农大地,年复一年,春华秋实,成为美的风景。《中国金城传媒》陆续刊发这些获奖作品。
一等奖
寺河山果农王成义的传奇人生
——记河南十大三农新闻人物 成义苹果专业合作社法人王成义
■董建芳
没有苹果就没有寺河
寺河山,富饶的山。秋天,漫山遍野的苹果就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红宝石把整座山点缀得格外妖艳,好似吴承恩笔下的“花果山”。这座山,因苹果而发达,因苹果而扬名天下。寺河山里有个窝头村,村里有一位无人不知的新闻人物叫王成义。2010年,退下来不再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王成义成立了成义苹果专业合作社。他是苹果种植的领头雁,也是爱钻研果树管理的技术能手。
1979年,20岁的王成义从山东老家来到寺河山,荒山秃岭,杂草丛生。要是出力气刨上几䦆头,都能露出肥沃的土地。栽上一棵苹果树,就能结出好多的果子。王成义这一刨就刨了70多亩地,给老乡13亩种苹果,退耕还林28亩,剩下的自己打理。
果树承包后,每年每人要上缴近4000元的特产税和各种摊派。多数人交不起,就去贷款。这样循环了好几年,果农生存逐渐困难。到了1995年,好多人家欠银行三四万块钱因还不起,撂下家当,一走了之。
1998年,特产税取消,他们又回来了。
“寺河山,人如燕,春来秋去冬不见。”王成义做梦都想着把这些壮劳力留住。于是,他带头到农资部门赊化肥、农药和生产资料。“苹果卖了就是钱,凭条子收账不就得了吗!”
王成义这个办法真好!窝头村有奔头了,种苹果有甜头了。一时间,大家奔走相告,天南海北到寺河山种苹果的队伍大了起来,人们甩开膀子干了起来。
培育精品SOD苹果
夏末的寺河山,满目青翠,掩藏着星星落落的山里人家。爬上山坡,轻风从山坳里吹过,透着淡淡的甜香。那是苹果成熟的味道。
改良品种,王成义选择SOD苹果。所谓“SOD苹果”,简单说就是通过在生长期给苹果喷洒SOD酶制剂,苹果果实内富含SOD,提升果实的附加值。
王成义每次唠叨起他的“苹果经”来总是乐此不疲,周围人能感觉到他逐渐成长为一名现代果农具有的特性:科技、品牌和市场。就拿套袋来说吧,春天给苹果套袋,初秋给苹果摘袋。这样才能达到红富士苹果的色香味效果。
与相邻的果园比起来,王成义的果园郁郁葱葱。粗壮的树干上,浓绿的树叶肥厚而稠密。
王成义种苹果,比别人更愿意花心思。早在90年代初,王成义已经开始倡议并运用套袋技术了。因为套袋既能防止病虫害,又能让果面颜色美观,延长果实的贮藏期。
每逢中秋节,苹果市场就打开了。王成义说:“从表面上看,现在赶早卖的苹果价格挺高,但实际上不划算。”说话间,他取下套袋,一个温润嫩白的果实沐浴在阳光下。“比如这样一个70的苹果,摘袋,再过一个月,长到80后,着色好,味道更好,能卖到高一倍的价钱。早卖不行。苹果没真正成熟,在口感、甜度、外形上都达不到灵宝苹果的水准。”
爱护“灵宝苹果”这个金字招牌是王成义作为一个果农必须遵循的职责。他对待苹果,像对待孩子一样耐心细致,点点入目。掐一片嫩叶儿或转动一下果实,让果面都能晒晒太阳,一举一动都流露出内心别样的情节来。
自打成立苹果专业合作社后,王成义邀请周边4个村子果农统一使用“成义苹果专业合作社”商标。这样,寺河苹果就有了自己的“身份证”了。”
闯市场 卖苹果
2003年腊月,大雪封山,客商宁可待在家里准备过年,也不愿上山冒险。苹果若年前卖不掉,过完年就更困难了。于是,王成义带着村里几个果农用三轮车把苹果转到山下,再装车到常州闯市场。
从北方到南方,天气虽然暖和了点,可是,他们几个乡下人围着一车苹果却无人问津。眼看着苹果发灰,果面一天不如一天。
一天,摊儿前来了一位女同志,问是哪里的苹果。当听说是河南灵宝时,她说曾经在河南省委工作过,听说过灵宝苹果好。
王成义就像看见了救星,连忙擦了擦苹果递过去。女同志尝了一口说:“就是好吃。”
这下,王成义开窍了。
苹果口感好,面相不好看怎么办?大老远拉过来坏掉,还不如白送出去让更多人品尝。说话间,看到摩托车、自行车前面的菜篓,他们就忙活着给每个菜篓里放几个苹果,送大家免费吃。
“回家洗洗好吃了吃,不好吃还拿来我们扔喽。”
眼看就要烂掉的一车苹果三下五除二分发出去。结果,第二天来了好多人要买苹果。于是,他们就再发一车……
“那一年,我们一共卖出去60多万斤。”王成义乐得眼睛眯成一条缝。
2004年,阳店镇成立苹果集散地。王成义亲自到阳店请客户上门收购苹果。有诚意不行,得给商家承诺呀!他咬咬牙:“谁要是到寺河收苹果,苹果质量出了问题找我;管吃管住管收果;当场抽查验级验果,保证质量数量。”
客商立马就有人愿意跟他走。即使苹果价格高一点,毕竟比山下的苹果好吃。
王成义给村民每家发一个客商,兑现承诺的管吃管住管收果。果农各自照顾好客户,家家苹果都有销路了。
2007年,王成义给时任寺河乡党委书记张磊说:“苹果只种不行,得走向市场。”张磊一口答应:“只要能把苹果卖出去给你记一功。”
王成义胸有成竹,发自内心的高兴。
向全国人民叫响灵宝苹果品牌
2010年10月,第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开幕,王成义在自家的苹果园里和开幕式现场的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进行视频对话。
回良玉副总理问:“今年的水果产量怎么样?苹果在地头卖多少钱一斤?”
王成义高兴地一一做了回答。
回良玉副总理最后说:“祝你水果越栽越好,产量越来越多,收入越来越多,越来越幸福啊。”
回良玉副总理的话尽管不多,却让老百姓心里热乎了。种好苹果的积极性更高了。
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与果农王成义视频对话之后,灵宝苹果名气大振。农业部以及河南省的果树专家邀请王成义到郑州农交会参观学习。
王成义乐坏了,他抱着两箱苹果出现在会展中心。正在 “三农”热线专家现场咨询服务台前回答农民提问的省农科院园艺所果树研究室主任王鹏接过苹果,先闻闻,然后告诉记者:“这个苹果色香味俱全。”
“我们窝头村不大,400多口人,总共2000多亩果园,每家每户都是种苹果的。”王成义说:“我们的SOD苹果是高科技产品。种这种苹果,要在果树叶面上喷洒SOD酶。
“寺河山的苹果是天然果。果树靠雨水打磨。苹果含糖量低13%,高可达到16.8%,而且脆度好、没有渣。”王成义说着赶紧从口袋里掏出测糖仪让大家现场看结果。
王成义做起生意来脑瓜很活。他给苹果包装箱上写着:寺河山窝头村SOD功能苹果。下面还有一行小字:河南灵宝寺河乡•国家优质苹果窝头村生产基地。
“希望自己的SOD苹果能尽快叫响全国。” 王成义大胆地说。
政府重视 品牌给力 销路广
2011年2月25日,来三门峡考察调研的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在三门峡苹果电子交易中心与正在忙碌的王成义见面了。
王成义激动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卢展工看着王成义出起了“考题”:“电子交易和平常交易相比,有什么好处?”
“网上预测行情更准确,交易安全系数大。”王成义回答。
“如果我想知道未来价格走势,怎样从网上了解呢?”
“都是交易,在网上进行对农民有什么好处?”卢展工又问。王成义演示给卢展工看:“网上订单可以保留到后几个月,分期付款。”
卢展工风趣地感叹道:“苹果网上交易你比我懂得多。你是经济人才,订单交上去,就可以赚钱,我得向你学习。”
省长接见王成义夸他会做生意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他的苹果因此也好卖了起来。一时间,客商电话一个接一个,网上订购大单更是一单接一单。
王成义乐呵呵地笑着,种好苹果、卖好苹果的劲头更足了。
2013年冬天,三门峡市的一位领导介绍山西几个煤老板来寺河山买苹果。王成义见领导带人亲自来买苹果就说:“苹果5块钱一斤,要多少你说?
领导皱了皱眉:“开玩笑哩?够本不够本?”
王成义笑了笑:“不够本我也要给你面子啊!”
领导摆摆手说:“人家煤老板大老远来不是吃你的5块钱苹果,你不是有10块一斤的吗?干嘛成5块了?”
王成义拍拍脑袋,不假思索地说:“10块一斤就来10块一斤的。”
装车的时候,买一斤一级果,搭一斤二级果。煤老板开心的不得了,夸王成义实诚,把生意做活了。
荣获河南十大三农新闻人物
和回良玉副总理对话后,果农王成义得到时任河南省委书记的卢展工的接见,又参加郑州农交会。当年,SOD功能苹果名扬四海,“河南2010年十大三农新闻人物”非王成义莫属。
介绍王成义,一定和苹果分不开。他喜欢果树管理,爱寺河山的每一个苹果。
王成义,男,1959年出生,灵宝市寺河乡窝头村农民 。“树下施好肥,树上打好药,果实套好袋,管出精品果,市场创效益,共同来致富”。这是王成义在生产、销售和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成功法宝。7年来,他将自己的果园交给家人打理,自己义务向村民指导管理生产技术,以实际行动带动周边村组群众踏上脱贫致富路。目前,该村80%的果园达到了精品园的标准,年产精品果250万公斤,全村仅苹果一项收入,实现净收入1200万元。他带领全村果农走出了一条苹果品牌化的致富大道,使窝头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被三门峡市委组织部授予优秀“双强”农村党支部书记。
2012年10月,灵宝市举行的果品购销洽谈会暨“灵宝苹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启动仪式上,点名表扬了王成义为灵宝苹果产业发展所做的贡献。
知党性,感党恩。果农王成义不但是个“干家”,也是一个有情有义、知恩图报的新型农民领头人。为了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他夏天就给苹果贴上字,让寺河山强烈的紫外线为灵宝苹果牢牢地印上了“喜迎十八大胜利召开”的金色字样。
红红的苹果,代表灵宝人民一颗颗火红的心;金灿灿的大字,代表金城百姓在党的光辉照耀下,走在实现梦想的金光大道上。
2012年10月30日,帖了字的灵宝寺河山苹果像一只只吉祥鸟,飞向全国各地,很受消费者欢迎。
果树认领 拓宽市场
秋天的寺河山除了苹果是红色的,还有漫山遍野的红叶,红的似火,红的热烈。前来订购苹果的客商收一车再收一车;零星散客来一波再来一波,络绎不绝。
2014年,王成义发明果树认领,和全国各地的客户“搭亲家”。你认领一棵树,树上挂着你的名字。每棵树一年720块钱一级苹果16箱,合4块钱一斤。大人认领一颗苹果树,送孩子一颗核桃树。你栽的树长大摘的核桃是你的,每年一定来收。
客人听了很高兴。寺河山苹果采摘一斤都到10块钱,认领一棵树720元就给16箱一级果才合4块钱一斤。超划算不说,还让孩子栽一颗核桃树,年年来收核桃。哎呀!美美美!
“今年认领一棵树,走了。明年你还会来。因为这里有孩子种的核桃树,要来摘核桃的。摘核桃能不吃苹果吗?吃苹果你不得买吗?买咱不就挣钱了吗!”王成义是这样算的:“其实,第二年来了买一级果,我送二级果。买50斤一级果,送十斤二级果。合下来5块钱一斤。客人还是很划算的。”
王成义补充:“认领一棵苹果树,再送的那颗核桃树暑假栽的,树死了,我悄悄给孩子冬天重新栽好挂上牌子。等到秋天家长和孩子来寺河山采摘的时候,山上的柿子随便摘,萝卜、大葱、白菜随便拿。这样的模式孩子和家长都喜欢,走的时候再买几箱苹果,在山上所有的花销都有了不是。” 王成义小眼睛眨巴着,脑子太好使了。
果树认领是王成义销售的诀窍。打窑洞招揽顾客又是他别出心裁的一个销售门道。
王成义建了12孔窑洞做民宿,以2万元的成本价把窑洞30年的使用权卖给喜欢寺河山美景的城里人。然后在窑洞前留两分地,客人想种啥种啥,萝卜、土豆,花花草草都行。要是栽一棵树的意义就更大了。果木树,年年有果子吃;其他树种,30年后一定能成栋梁的了。
平时,窑主不来,窑洞可以接纳游客暂住。到秋季苹果采摘的时候,人来人往,拉动销售,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
严格管理 统一质量
随着市场意识、品牌理念的不断深化,果农开始在果树品种改良、测土配方、精准施肥上下功夫。
从2016年起,果农王成义给一亩地增加400块钱的投资成本,施羊粪、复合肥、有机肥等。每年夏初准备好,收完苹果就上农家肥料,给下一年苹果丰收打基础。
所以,成义合作社社员的苹果一个样儿,个儿大脆甜,一斤能卖普通苹果3斤的价钱。
前年,一位肥料推销员见到王成义时聊起了有机肥,无意间提到骨粉,这是一种饲料添加剂,含骨蛋白18%、含钙5%。王成义觉得可以试试,就在自家选了几亩地,用骨粉当肥料,结果,树上结出的苹果特别大。
高兴之余,王成义不忘把苹果送到国家农产品检测部门,测试用骨粉做肥料的苹果到底咋样?
成义苹果专业合作社“统一管理,统一质量,统一价格”,改掉以前自发的生产模式,严格按照自然规律,统一打药、统一施肥、统一疏花稀果、统一套袋等等。前后时差不超过佳时间。客人买合作社谁家的苹果都是一个样儿。
7月25日,约王成义采访时,他说正在苹果地里打药。问他一个人咋能行?
“现在啥都先进。我们用无人机打药。你定位定好喽,它来回净打了,你不用管,方便的很。”瞧他的热乎劲。
正说着,合作社的果农王恒芳打电话让预定三架无人机给她家果树打药。王成义一口答应了。
合作社成为果农对接市场的中介。王成义把97户社员组织起来,抱团取暖,对收获的苹果分级分拣,精品包装,线上线下销售,直接把苹果卖个好价钱。
2018年2月,合作社在郑州租了个仓库,18天卖出7800箱,每箱12个苹果,每个苹果卖6块钱。王成义说:“我们的苹果论‘个’卖。2017年10月,便有人交定金预订2018年的苹果了。”
种好苹果 不负众望
今年61岁的王成义41年来,他没事整天就琢磨怎么种苹果好吃、怎么能长好。
最近几年,王成义特别较真苹果的质量。发展培育的富硒苹果后味余香,市场非常走俏。因管理得当,成义苹果专业合作社社员的经济效益逐年提升。
提起今年的收成,王成义鼻子眼窝都是笑:“我自己家20亩全部是富硒果,今年整体情况比较好,果子的外观、口感、味道都很突出,甚至比往年还要好一点。”
成义苹果专业合作社社员在王成义的带领下,一亩苹果可以卖1.5到2万元。家家户户在城里有房、有车。有的家甚至有三辆高档车,两套楼房。王成义诚恳地说:“今年的疫情原因,郑州一家做对外贸易的大老板盯上苹果销售这一块了。最近在我家搞直播。一天销出去量不大,但是,后续需求量还真不少哩。我正在给他们联系备货,把苹果卖个好价钱,家家日子富裕就是我的心愿。”
“市里明天有个果树培训班让我去讲课,我得把经验与大家交流分享。同时学习别人的先进技术,取长补短,共同把灵宝苹果品牌发扬光大。”王成义很谦虚地说:“我不是专家,但我是果树行家。”
王成义对自己的种植经验一点也不吝啬。他从来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2012年的时候我参加中华技能大赛,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并获得农业部颁发的高级农技师证书。说明专家对我的技术给予肯定,那我就传授给大家,共同学习,攻克难关,再上新台阶。”
“2019年‘灵宝苹果’品牌价值评估是186.42亿元,连续稳居全国县级苹果品牌。咱灵宝果农不能丢了这个位子,好好研究种好苹果,不负众望,为灵宝苹果贡献力量。”王成义话语不多,却铿锵有力,他说出了灵宝所有果农的心里话,为灵宝苹果发展带了个好头。